第(1/3)页 孤家寡人的陈哲,则转过身继续扑在了自己的那些研发项目上。 试验车间几个月时间的飞速发展,已经开始发挥自己的作用了。 不管是整合完成的农用机械公司,还是九天科技和天工高科,甚至是科技研发中心,都已经期待已久了。 毕竟,不管是设备需要的精密零部件,还是各种生产线上的升级换代,以及实验室设备和各类精密仪器的需求,都离不开试验车间那批精密数控机床的支持。 而陈哲最在意的那个五轴联动加工中心,也正在一点点的成型。 这与当初在张铭帮助下,调来的一批高级钳工有相当密切的关系。 可以说正是这些人,一下子带动了整个机床设备迭代升级的速度。 也为陈哲接下来的扩张和布局,奠定了必要的基础。 别的项目都好说。 但是随着晶圆厂那边的调试工作,以及试生产的完成,陈哲觉的,是时候启动自己的另一个计划了。 那就是发动机和通信卫星。 发动机不是应用到汽车上的,而是放在火箭上的。 用在火箭上的发动机和汽车发动机、航空发动机可是不一样的。 前者是燃烧喷射对外输出矢量反向推动的发动机,后者,则是燃烧膨胀做功对外输出扭矩的发动机。 当然了,航空发动机也属于喷气式发动机,但它和火箭发动机,同样有着本质上的差别。 区别就是航空发动机需要吸入空气,经过燃烧压缩后,才能高速喷出产生推力; 而火箭发动机,则不需要外界空气,直接由氧化剂提供氧气,然后内部燃烧产生气动反推。 当然了,就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,这三者还有一点最大的不同,那就是耐用性。 不管是汽车发动机,还是航空发动机,都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耐用性,也就是使用寿命上的要求。 比如主流的航空发动机,基本寿命都在1000小时以上,国内制造的战斗机,使用的低涵道比涡轮风扇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标准,也都在1500小时以上。 而火箭发动机呢? 一次性的,坚持几百秒足矣! 这就是为什么发射卫星以及往国际空间站送东西,会那么的昂贵了。 因为成本本身就太高了嘛! 这其实和一次性消耗品没什么区别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