译序 无中万般有-《失乐园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综上所述,无论从继承日本文学传统的角度,还是对于现实人生的思考角度看,《失乐园》在渡边文学中独领风骚,都是当之无愧的。

    1997年在日本出版《失乐园》时,渡边先生写下了一番话:“我是一边写这部小说一边在谈恋爱。是完全沉浸在恋爱状态中写出来的,我从未如此深深地化作主人公来写作。我不是用头脑和知识写小说,是以全副身心为创作而搏斗的。”

    2009年中文全译本《失乐园》出版时,渡边给中国读者写下了“这是一部描写成熟的男人和女人追求终极之爱的最高杰作。”

    这些自述都很好地诠释了这本书的真髓。

    渡边文学之所以会受到读者的欢迎,一方面有赖于其卓越的描写功力,也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。作品对于人的个性张扬、多元价值、爱与性的探索,等等,提供了很有现实意义的思考空间,绝非一句单纯的情爱小说可以概括。

    虽然《失乐园》作为渡边淳一情爱文学的最高代表作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,长销不衰,几乎成了渡边文学的代名词,却没有为他带来任何文学奖。中日学界对他的文学特色、意义等少有研究和评价。

    长期以来,渡边文学一直备受毁誉褒贬。即便是在他去世后,依旧有不少人持反感、轻蔑或排斥态度。好评酷评林林总总,这也印证了给渡边文学定义之难。

    对于这样一位挑战禁忌,置疑婚姻的作家,有不同看法非常自然。正是因为人们很关注他的作品,才会产生各种看法。也正因为有争议,才说明其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庸俗文学。还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。即便在渡边去世后,也很难盖棺定论。一个作家离开这个世界后,依然为世人关注本身,已经说明了很多。

    渡边对于反对的声音一向不以为然,他认为不同的眼睛和心理会读出不同的境界,表现的是其自身的水准。说:“我写性是为了写人生。”“从医学的角度,我看到了人最肉体的东西;从作家的角度,我看到了人最本质的东西。当然,两者都需要对人的爱,都必须对人具有深刻的关怀。”

    渡边怀抱文学家的使命感,从纯文学起步,后转向大众文学,中期以后专注于男女情爱的探索。为世人奉献了以《失乐园》为代表作的一百五十多篇小说、随笔,以其特立独行的文学与人生,对人性最隐秘层面进行了最直接、最淋漓尽致的揭示,表现那些无法用知性去处理的情爱妙味,以极端的例子促使人们去反思。

    无论如何评价,渡边文学都占据了日本当代文学的一席之地。与“物哀”一脉相承的好色美意识,已深深扎根在日本人的集体无意识之中,从而产生了颂扬男女情爱的渡边文学。渡边淳一于2003年获得紫绶带奖章(日本天皇和政府授予学术或艺术上功勋卓著者的奖章,因绶带为紫色得名),便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肯定。

    2008年胡锦涛主席到访日本的时候,渡边淳一应邀参加了午餐会。获得这样的礼遇也说明了他在日本人和中国人心中的位置。

    对任何一位作家的评价,都需要历史的检验。渡边文学的文学性有待今后去深入探讨。

    千百年来,无数作家对两性关系的本质进行了探索,有些甚至被禁,值得庆幸的是,渡边文学获得了世人中肯的评价,为自己的文学生涯画上了完满的休止符。

    日本文化研究家唐月梅先生在一次和渡边淳一的交谈中指出:渡边先生所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种生死观和美学观——死亡是绝对的、无限大的“无”。这种“无”不是西方式的虚无主义,而是东方式的虚无,所谓“无中万般有”,蕴藏着丰富的东方文化的内含。

    渡边淳一非常认同“无中万般有”的评价,表示《失乐园》的死亡结局,是超越了“无”的“有”。

    应该说,“无中万般有”是对渡边淳一文学精髓的最中肯的评价。

    有人说,渡边淳一的逝世带走了一个时代。日本著名女作家林真理子说:“小说界王者之尊的渡边的逝世给一个时代画上了句号,令人倍感寂寞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或许也表达了喜爱渡边淳一的中国读者的心声。

    竺家荣

    2014年5月18日于北京


    第(3/3)页